2016年2月20日 星期六

‘ 從收「利是」看一個人的福氣 ’

丙申年春節接近尾聲過幾天就要鬧元宵了。


中國小孩子過年最期待的是甚麼? 不要問,是收壓歲錢( 廣東話:「利是」)。打工仔開工,他最期待的是甚麼? 收老闆一封紅封包。 中華民族有新年給壓歲錢(派利是)的傳統習俗。這習俗大和民族也繼承了,在日本,「壓歲錢」,叫「御年玉」( otoshidama )。

我在這裡必須要聲明在先,我撰寫這篇稿子不是誇我自己怎麼樣慷慨,疏財仗義而是以事論事目的是要從 “派利是,收利是” 這傳統習俗裏面觀察眾生的福氣。

很遺憾我是個孤家寡人,自己沒孩子。 但是我每年過年都會派利是因為我這人很傳統。 試問一個年過半百的男人過年不帶一點紅包利是封出去派給一些晚輩,友鄰,相熟的伙計怎麼做人?  我是一個中國人,不是「香港人」更不是「台灣人」所以這個民族習俗是要遵循的。 好,再看看從 “收利是” 的角度評論一個人的「福氣」。 我大廈日間有兩個看更,一個姓梁,人長得很瘦,一身窮相。我知道他是苦命人。 另外一個(我沒問他的姓名)中年漢長得比那個姓梁的看更健碩。他每天早晚看見我從來不向我打招呼,木口木面毫無禮貌,我偶然要求他幫我做一點事情,他的答案只有:“我唔知”。 再說姓梁的瘦子,他每天向我打招呼,跟我說一聲 “早晨”,“你好”。此人還挺積極,自發自動地打掃,倒垃圾,清潔走廊,沒事找事干,做人態度積極深得我歡心。我曾幾次嘉獎他,跟他說:“你敬業樂業,精神可嘉”。 今年過年我下樓看見他們兩個,我從口袋掏出紅包兩封給瘦子,同時讚揚他的工作表現。 至於另外那個黑面煞,別說利是一封,連一個毫子都拿不到。 這,就是一個有福氣和沒有福氣的人的區別。  而人在世,很多那些消極,黑口黑面,傲慢無禮,不懂禮教的人,往往不知道,也不會去思考 “我為甚麼拿不到那個二十塊錢”。


同樣地,我在日本連鎖店「吉野家」長期吃早餐,我光顧這家餐廳已有二十年了。所以我是熟客,很多老店員都知道我,叫我一聲:“廖先生”。 我每年習慣在吉野家派利是,派給那些收銀的,做樓面的,做廚房的,只要相熟,只要我不討厭那個人, 我都一一派紅包給他們,皆大歡喜。但是這裡面有一個中年女人,看見她已有數年,但是她,跟那個沒福氣的看更是同一類人,每天看見我,擦身而過從來不跟我打招呼,木口木面很自閉從來沒有笑容,她很「灰」。 結果呢? 她從來沒有收過我一封紅封包,唯獨她在每年新年沒有福氣接我這財神爺。


這就是眾生相。


新年給壓歲錢,派利是,乃吾中華民族優良而獨特傳統。它的「意」不在「錢」而是志在討個吉利。 而「錢財」有誰不喜歡?有誰拒絕財富? 新的一年,哪怕是那象徵性的幾塊錢,你從朋友,甚至從我這樣的陌生人在這樣的機遇下收了一封「利是」,高興,精神爽利。而看見對方高興,我也高興,我拋出一點錢財,得到的是這樣的一個回饋,是眾生的喜悅,是他們對我的那麼一點感激。 這,已經足夠。所以這個錢,千萬不要吝嗇,因為它花起來是完全值得的。 至於我們這樣美好的傳統,在每年聖誕節送一雙臭襪子做聖誕禮物的白人小氣鬼是不會明白的。 我們中華民族有太多的缺點,但是要論慷慨大方,這地球上有那個民族與我們匹敵? 三國關羽被俘不得已身處操營。曹操為了籠絡雲長 “上馬金,下馬銀”,設 “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 來盛情款待關羽。 最後,關雲長得悉大哥劉玄德之縱跡後 “掛印封金” 離開操營投奔劉備去了。 雖然這是個演義,但是從這故事,我們可以瞭解我們民族的氣魄,待人處事的風格和雅量。



我喜歡過中國年,不是沒有原因。






20-2,2016

*Mobile upload






2016年2月18日 星期四

‘Ex-Makina ( Ex-Machina ) / 班門弄斧的可笑’

筆者不能說自己精通英語。 但是做為一個喜愛英語,研習英語的個人,我對英語的發音,是嚴格要求的,一貫追求較高水準使自己在白人面前不至於出洋相,丟了自己的顏面。

今天下午我到那個賣唱片的HMV買一張DVD。 我想要買的電影光碟,它的title叫:[ Ex Machina ] ( pronounced : maSHina ) 。 它是最近的電影,是一部 Sci-Fi horror, 講述人類與人工智能 ( Cyborg ) 的離奇故事,拍得相當精彩。 但是今天我要講的,不是這部電影,我不是要在這裡評論它如何好看。 而是要講, 當我在HMV店內找不到這只碟的時候順便問了問我旁邊的年輕男店員: “請問這裡有沒有一套戲叫Ex Machina ( pronounced : maSHINA ) ?" 那個男店員聽到我講出那一部電影名字,EX-MASHINA 之後,即刻反應,而且煞有其事地強調說:“啊,Ex-Makina呀嘛,有,咪呢度了”。他馬上在我前面的書架上取出那我尋找的光碟。啊,多謝大哥,為我這英語文盲找到我要找的好萊塢電影:Ex-MaKINA.

在英語裏原則上,[chi], 幾乎不可能把它讀成 [ki]。 除非它是拉丁文,現代義大利語。 譬如,若以義大利語發音,它會把它讀成:MaKINA。 就好像,把義大利思想家/政治家,Machiavelli 的 [chi] 把它讀成 [ki] 一樣 ( MaKiavelli, 不讀Mashiavelli )。

在中華民族眾多討厭的劣根性基因裏面,我覺得最可恨的,就是中國人老愛“班門弄斧”。 啥叫「班」呢?這個「班」指「科班」( 也可以是「武術班」)。「科班」裏面的人,唱,做,念,打,是學戲的。他們是一群經過多年苦練練就一身功夫走江湖的「專業人士」。 一個混蛋,跑到這「班門兒」前面使鎗弄棒,洋洋得意。 人家一出門就把你踢開,混蛋頓成滾地葫蘆,跪地求饒。


今兒個大年初十一,本爺心情不差免傷和氣,就饒了那個混蛋。但是若要是在平時,我就把那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給立馬教訓一頓使他無地自容。




人最怕就是犯賤。





18-2,2016






2016年2月4日 星期四

' 立春吃餃子 ’

是日立春。

今年是所謂「盲年」,立春在前,新年在後。由於這樣的老天安排,今年算是實際上今天‘過新年’,「猴年」已經到了。 我是個很傳統的人也是一個北方漢子,特別重視民族習俗。 在北方,過了「臘八」即,農曆十二月初八已經開始過年,習慣那一天喝「臘八粥」。反之在南方,尤其廣東人特別重視‘過「冬節」’慶祝冬至,所謂“冬大過年”也。北方寒冷所以嚮往春天的早日到來,南方溫暖,所以冬至的到來可能覺得精神為之一振。但不管怎麼隨意的解釋,二十四節氣是我們老祖宗留給炎黃子孫的寶貴遺產,我們須要遵循,不要讓它衰微。

咱們北方人過年講的誇張一點,是要吃足十六天的餃子,從年三十,初一吃到元宵。北方窮,所以北人以前吃的很簡單。北方人吃東西愛獨估一味,專吃一樣東西,這已經成為北方人基因。而南方人喜歡五花八門,講究吃,逢年過節山珍海味少不了。 相信南方朋友也知道,餃子形態模仿「元寶」,古代錢幣。 故hai而,吃餃子就是有“吃元寶’之寓意,把財富吞進肚子裏面去。就像廣東人過年選擇吃髮菜(發財)一個道理。 往年父親在世時年三十晚一定包餃子吃。吃什麼餃子呢?是吃水餃,絕不吃蒸餃,煎餃,而且一定要吃韭菜水餃才算正宗,別的都是邪門兒。 做餃子要花上一整天的功夫,非同小可。 我和麵,把麵粉給和好,和得滑溜滑溜的,像嬰孩的屁股一樣滑,我功夫嫻熟已經達到爐火純青的境地。 然後我母親和我小妹來趕皮,那是個苦差事,所以大家來包餃子,我也笨手笨腳地參與其中。 至於那個我廖家”譽滿天下”的餡兒,由我父親監督炮製。 這樣,我們過我們的「年」。


今天立春,我們三個煮了臺灣冷凍餃子吃,父親過世以後我們再也沒有親自包餃子了。






但不管怎麼樣,餃子在我這北方佬肚子裏面連帶往事記憶還勝過其他山珍海味。






乙未年十二月二十六日立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