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20日 星期四

【實體】的消滅




前天,專賣唱片大型連鎖店 HMV 因不敵聽歌數碼化時代潮流而宣告清盤。



筆者向來不喜歡 HMV,對它沒有好感。 它雇用的年輕員工一般態度很差,我有好幾次跟他們在櫃檯吵起來,所以此番清盤我沒有什麼可惜的感覺。只是,我唯一感到不舒服的是,HMV 這唱片/DVD 連鎖店的終結,意味著一個(又一個)【實體店】的消滅。對這樣的社會現象我有一個非常不祥的感覺。

自人類跨入21世紀以後,由所謂‘先進國家/地區’率先實施以互聯網為超級母體的電子聯繫系統,將生活‘電子化’,‘數碼化’。 這大趨勢,除了科技所帶來的一些‘方便’之外,造就這一代政治家,資本家和‘科技迷’盲目追求【數碼生活】的弊端。結果,當今社會出現以偏概全的極端不平衡現象。HMV,這‘唱片店’,之所以無法再做下去,不外是因為這一代數碼迷聽歌不再有興趣買唱片 ( CD / Lp ) 而‘下載音樂’來聽,利用所謂‘串流’來聽。好,非常方便恭喜一幫只懂喝白開水的數碼世代。今天這世界,‘網購’ 蔚然成風,尤其中國大陸,這讓那大陸醜男馬雲在【淘寶網】這巨型母艦上獨佔鰲頭成為共匪巨富。而 AMAZON 這樣本來沒有什麼了不起的商業機構一下子成為全球最大的資本主義巨擎富可敵國,使那我不記得名字的那個大老闆成為了世界首富,連蓋茲也變成它的阿四。

譬如,買唱片,我喜歡去逛【實體店】。‘實體店’這說法也太囉嗦,我不如直截了當地說:【唱片店】( 或,廣東話:【唱片舖】更爽一些,人性一些,親切一些)。我喜歡光顧【唱片舖】為何?因為我認為,不止買唱片DVD, 買任何東西,你能親眼看到,摸得到,拿到手,感覺它的立體,質感,重量,能檢查它有沒有瑕疵者為‘正常’。我不相信摸不到的東西,我更不相信那些互聯網上摸不到的女人。道理一樣。 吃完飯了,沒事幹,散散步,忽然想起來想去逛唱片舖,看看有沒有一些新曲新歌?看看有沒有最近我想再看的電影?又或者,在大熱天想逛逛大型連鎖店乘涼嘆冷氣順便漫無目的地看看唱片DVD來消磨時間... 這些,也是以前我們這一代人的小樂趣。但對不起先生,今後沒有這些【實體店】了因為世界變得很虛擬,以後不會有這樣的情趣,因為它太‘落後’,太‘老土’。你去上網在虛擬世界裡面找那個虛擬唱片店去購買虛擬產品吧,那個超級唱片店的名字叫【亞馬遜】,世界只有一間,你沒有選擇,你只能光顧【亞馬遜】。恭喜發財,億萬數碼白癡給一個資本家以發大財的機會。


我們正生活在一個‘去實體化’的‘無機栽培’世界。就好像一個蔬菜,靠的,不是天然土壤來培養,而是水,人工光源和化肥。種出來的【蔬菜】淡的無法入口,(筆者小時候在日本,日本人還在利用人糞來施肥,養出來的蔬菜味道濃郁非常好吃),但還有人說,無機蔬菜比有機蔬菜更好吃的話,那就是他們的福氣。


數十年前美國有一部電影叫:Water World, 由Kevin Costner 導演/演出,是講述一個被海洋埋沒的未來地球,已經沒有了陸地,人們為了爭奪僅存的一撮【土】,一張【紙】那失去的‘過去正常生活文化’的遺留物而大開殺戒你死我活。我們也可以試想一個類似的一個世界:在那一片汪洋裡面你找到一個孤島,在這孤島上已經沒有互聯網的‘連線’,沒有任何電力供應。你在孤島上找到了兩件東西:( 1 )一個還沒有毀壞的IPhone ( 2 )一本【聖經】。


拯救你的,是那一部印刷在紙張上面,有【實體】,摸得到還能讓你閱讀的那一部聖經而不是沒了電池,沒法連線的那人人愛不釋手的IPhone.






2018,12.20

* 圖片:廖中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