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9日 星期日

重九讀「醉花陰」,「憶山東兄弟」,「采桑子」。

是日重陽。


“每逢佳節倍思親”,這句家傳戶曉之語,語出唐代大詩人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詩句。 我酷愛唐詩。


每到重陽節,筆者習慣重溫這些古人不朽名句以陶冶性情神交古人。 “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據說王維寫這首詩時年僅十七,可見今天沉迷網戲十七歲面對古人望塵莫及自形慚愧。 王維乃唐代「田園詩派」人物,寓時令自然景物以宣泄個人情感著稱。 我非常喜愛「憶山東兄弟」這首詩詞,每讀此篇深受感染。以時序而論,此篇當屬重陽詞首位者。至南宋,女詞人李清照又借重九作詩,詠「醉花陰」令讀者陶醉不已。 “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筆者對李清照才華只能以“驚為天人”來形容。易安居士詞句之美,詞境之高雅,氣韻之婉約,行文之瀟灑,恐同代男詞人除蘇,辛大才無人能及。李清照,以一介女流在中國文壇留下千古文章,吾欽佩不已。

中國文化至唐宋兩代已湊巔峰,文風之盛一時無兩。故有後來「唐詩宋詞」之稱以凸顯那個今天久已消滅的文明盛世。 中華,先秦百家爭鳴論述各自思想以做為文明出發點,至後來經唐宋提煉詩詞以完成建設文化使命。後來者至民國為止只是踏襲前人功業而已矣。 因此,自唐宋以後,中國文壇沉寂多時,少有俊才驚人之語,除羅貫中之「三國」,施耐庵之「水滸」,吳承恩之「遊記」,曹雪芹之「紅樓」等著書在近代出現姑且挽救了在詩壇上之人才凋零。

至民國,「五.四」以後之「新詩」白話詩不堪入耳。 此時毛潤之之出現這才 “文起八代之衰”。 毛澤東以它過人之才情,寓雄才以寄詩文,留下「沁園春 -雪」,「重上井岡山」,「解放軍佔領南京」等大手筆。 毛澤東作詩古今兼蓄古為今用。有規範又自由豪放不拘一格獨樹一幟。 毛澤東作「采桑子」寫重陽以呼應古人偉大文章:“ 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勝似春光,寥郭江天萬里霜 ”。 顯然,毛,在作此詩時意識到前人,即王維 “每逢佳節倍思親”,清照 “ 佳節又重陽 ” 兩句。 「采桑子」之匠心獨運處乃在於 “歲歲重陽今又重陽”之疊句。 這裡有雙重意思,其一,呼應王,李二人句子以為變奏。其二,重陽為‘重九’,因此“重陽又重陽” 反覆來寓意「九九重陽」之意涵。這裏面不僅有很大的創意兼有玩意,同時也可以解釋為對「憶山東兄弟」,「醉花陰」之稱許讚美。


中國古代文人輩出留下多少不朽文章? 然,詠「重陽」雀聲文壇名留史冊者唯有王維之「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李清照 「醉花陰」,及毛潤之 「采桑子 -重陽」此三首而已矣。可見中國詩詞欲達最高境界之難,文章留銘之不易。


文章華國。 中國,曾經是個擁有很高文化的國家。今天她已淪為一片文化沙漠。





子曰:“不讀詩不成文”。 欲提煉國文必須讀詩。







於丙申重陽寫


圖:李清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